【香港足球那些年】省港盃追憶:陳發枝余國森的年輕歲月

matthewli @ UPower

上世紀七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的廣州、八十年代在中國足壇「南霸天」的廣東隊,這些是陳發枝、余國森對省港盃的記憶

由已故香港體壇「大腕」霍英東創辦的省港盃足球賽,已經來到第40屆,這項地區性足球賽事見證了港、中兩地不同年代,經歷歲月洪流的洗刷,不同年代的港腳,省港盃都為他們留下了回憶,不論是陳發枝記憶中1979年的廣州、余國森提及那個令他應付得吃力的好波之人古廣明,省港盃都是屬於幾代人的印記。

首屆省港盃首回合大合照 香港足總圖片

1978年12月7日,香港足總代表團與廣東足協代表團正式簽署協議,合辦地區性體育交流賽事省港盃,10多日後,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鄧小平宣布計劃經濟、推行改革開放,1個月後的1979年1月21日,首屆省港盃首回合比賽上演,香港代表隊職球員遂成了改革開放後首批踏足廣州的香港人,當年,陳發枝只有22歲,省港盃,是他首次到內地。

1979年的廣州 網上圖片
1979年的廣州 網上圖片

「感覺都幾新鮮,省港盃之前我從未回過內地。」在香港球圈超過40年,昔年比賽的細節陳發枝早已遺忘,但初次踏足內地的記憶猶在,那時雖剛開始改革開放,但經歷文革後一切如同重新起步。「第一個感覺......我記得去到廣州,我還問隊友點解會覺得『好爛咁既』。」現在的廣州已是大都會,特別是天河區已是石屎森林,但40年前卻落後得多,這也是陳發枝的印象。「當年廣州好落後,好早那些燒煤氣的燈就關掉,建築物都好殘舊的,當時就覺得個城市好似有點『爛』。」

陳發枝(右) 香港足總圖片
本網記者攝

港腳們當年先到深圳,再由深圳坐火車到廣州,香港人現在過關可使用回鄉卡走自助通道迅速便捷,但1979年一班港腳過關時是要申領一次有效的《港澳同胞回鄉介紹書》,並由邊防人員接見、盤問並代為填寫,盤問內容相當細緻,到同年8月1日起,內地當局改為發出三年內多次使用有效的《港澳同胞回鄉證》,自此港腳們只需在北上出戰省港盃時帶著「簿仔」。「回鄉證是一本簿,過關時你有戒指、手錶、現金數量,全數都要寫在簿裡報關,要寫得好清楚,漏報了而又被捉到就要問話。」陳發枝憶述稱。

容志行(中) 香港足總圖片

當年首次回內地,陳發枝事前倒沒有特別去想內地是怎麼的模樣,但當年還年輕的他就對越秀山體育場的氣氛印象深刻,那是省隊主場時看台上一片深藍或灰色的年代,誇張點說有時是煙霧迷漫。「越秀山坐著3萬人,看台很高,很有氣勢,省港盃就必定爆棚的。省隊球員就是容志行、陳熙榮那些,當年廣東足球文化好強,球員好波觀眾又多。」不過,首屆首港盃已在陣的「發枝」,永誌難忘的卻是10年後的經歷——在第11屆次回合施展倒金鈎,為港足射成總比數2:2的入球,港足該屆也終止了廣東隊6連敗,重奪冠軍。

余國森 香港足總圖片
余國森 本網記者攝

省港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辦,到八十年代進入輝煌時期,由第5屆到第11屆都有參賽的港足一代左閘余國森,就經歷了廣東足球當年的盛世,古廣明、郭億軍、楊寧、吳群立、趙達裕、孔國賢、麥超、伍文兵、張小文等先後入選過中國隊,在1984、1988年亞洲盃取得亞軍、季軍,與及踢入1988年奧運會,也因為改革開放,香港多了與內地足球交流,港足就屢次北上參加國際足球邀請賽、長城盃,內地對港腳來說不再神秘。「80年代已經好開放了,也沒有任何好奇感,已經常會回內地,大家已覺得習慣了。」余國森回憶說。

古廣明(左二) 香港足總圖片

司職左閘的余國森曾連續6年入選香港足球明星,但這名公認的港足優秀左閘,遇上省港名將古廣明,也是一籌莫展。「我最有印象一定是古廣明,因為教練指示我要全場凍結他嘛,跟古廣明對位踢,好辛苦的。策略?哪有?唯一就是盡量貼緊他,不讓他有太多機會控球,當年古廣明是國家隊正選右翼,技術、速度太好了。」余國森說,廣東隊無論技術、身體質素都高港足一班波,1985年「五一九戰役」港足對中國尚能「偷雞」,但對著熟悉自己的廣東就輸多贏少。「對我那代港腳來說,廣東隊就是剋星。」他說。

港足在第十一屆省港盃奪冠 香港足總圖片

第5至10屆,廣東隊在省港盃六連霸,之後賽事就迎來了香港聯賽由東方稱雄、中國足球由甲A聯賽草創到職業化的年代。【李恒基】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