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 《亮相》

楊振耀

資深(知心)傳媒人。工作範圍遍及電台、電影、製作、海外及本地收費電視,及巴士電視流動媒體。對媒體嘅態度:參考過去,關心現在,推算未來。

周三(10日)應邀到Victoria Dockside K11,參觀一個名為《Glow Like That》的展覧。主辦方邀來中、美、日合共十六位 (組) 藝術家,展示他們作品與光的關係。展覧本來没有中文名,筆者姑且大膽把它為《亮相》。算是透過光線呈現不同質材的色與「相」吧。

ABC一套三幅作品,前方為待售的T恤。

展品眾多,只能挑印象較深刻的,略作介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專門教授塑膠技術課程的De Wain Valentine的 一件1975年創造,高約兩米半,名為《Column Blue》的樹脂倒模作品,絕對吸引。

事情得由二戰時東南亞一些國家被波及,嚴重影響橡膠生產及供應說起。美國發展利用石油副產品取代橡膠,此亦是及後塑膠普及的由來。(大眾搞走塑,其實應要找美國算帳,但本文不贅了。) Valentine很早就迷上了塑膠這個質介。可惜當時處理整件大型的塑膠作品,技術未臻成熟。

要克服塑料內的水波紋及排走氣泡,絕不容易。大家如有機會到現場,當會發覺這件266·7 x 26 x 50.8厘米的作品,整體通透就如一件琉璃。作品特別選了一個展場靠西邊,在整幅落地玻璃窗旁的一個位置展示。主因是,在下午較後,當西邊落日透過窗戶,映照到作品時,會在地面折射出一抹七色彩虹!

另一件饒有趣味的,就是Advisory Board Crystals (ABC)組合的,一套三件的展品。ABC二人組曾於時裝品牌工作,是次展出的作品,畫框上半部份用獨有的「水晶注入染料工藝」把畫布染上水晶獨有色彩,但畫框下部突出的畫布部份,則會在展覧期間,定時逐小幅剪下來,縫在灰色T恤預選的位置之上,標上製作日期及序號出售。有日,那管T恤是:穿在物主身上遊走於大街小巷、被閒置於衣櫃一隅、或靜靜留在洗衣籃內待清洗,都會是分散在城市不同角落,整體展品的一部份。夠心思嗎?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