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應付考試測驗卻不懂減壓 逾15%學童出現焦慮傾向
有咩唔開心千祈唔好屈喺心啊,最好就搵人傾下啦~
在功課、課程逐漸困難兼緊湊的情況下,學生情緒健康與壓力是近年香港關心的課題,目前開學接近一個月,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公布「新學年學生情緒」調查結果,發現有學童已有焦慮徵狀,但近四成人會將心事放心裡,續「扮無事」。

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公布調查結果。
調查於9月初以便利抽樣自填問卷形式訪問了2,609名中學生及大專生,發現超過一成五學生出現輕度至嚴重程度的焦慮傾向,於過去一周較常出現的焦慮徵狀包括「容易感覺疲倦和乏力」、「比平時容易緊張和著急」以及「容易感到煩亂或覺得驚恐」。

設計圖片
另外,以10分為最高,三成八的學生壓力指數達7至10分,近四成三則處於4至6分的中等壓力水平。當中六成四受訪學生擔憂「要應付測驗或考試」,其次是「成績未如理想」及「休息時間減少」。

設計圖片
然而學生感到壓力後,卻不少人都不會處理負面情緒,逾五成學生「不想父母知道自己唔開心,怕他們擔心」,近五成四認為「散播負能量會令朋友不喜歡自己」,三成八會選擇「藏在心裏,扮無事」。

設計圖片
青協又指青少年會以自殘方式紓緩情緒,情況普通,督導主任徐小曼認為,青少年大多注重形象,擔心負面情緒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故多把情緒反應藏在心中,而青少年缺乏有效管理情緒的方法,建議他們多覺察自己情緒,找出可行的紓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