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 再現歷史與傳統工藝

@ UPower

隨著時代進步,很多人都習慣了透過手機獲取時間資訊,對於掛鐘或手錶的需求亦相對減少。可是,對於重視季節的變化和觀象測時的古代人來説,機械鐘錶的出現,可謂是風行一時,尤其明末清初時期,更加是宮廷流行物之一。想了解更多歷代計時器的演變,以及一睹當年宮廷流行物的真身,便不能錯過現正在香港科學館舉行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

展覽融合科學、歷史和藝術,讓參觀者可以在欣賞精美機械鐘錶設計的同時,亦可以從科學角度認識時間的意義、鐘錶的操作原理,以及了解鐘錶背後的文化交流和歷史意義。

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展出約120件來自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機械鐘錶,這些鐘錶大部分於明清時期由英國、法國和瑞士傳入,也有部分是由清宮造辦處和廣州製造。其中數件英國鐘錶更是剛於近年完成修復工作,首次在故宮博物院以外地方展出。

銅鍍金鄉村景色水法鐘,於清朝時期在英國製造。其計時錶盤只佔整體小部分,仔細的雕工,令大鐘上各類家畜造型的裝飾栩栩如生,大鐘底座還有一幅描述河道風景的油畫充分演示了自然鄉村風景。

古董鐘錶極具收藏價值,因爲早於兩百多年前,每件鐘錶都很講究設計及造工。展覽特別向倫敦科學博物館借出多件18世紀英國工匠製作鐘錶時所使用的工具,並設置了當時歐洲工匠的工作間,讓工匠們製造鐘錶的情景呈現觀眾眼前。

展覽特別仿製了當時歐洲工匠的工作間,讓工匠們製造鐘錶的情景呈現觀眾眼前。

除了珍貴文物,展覽還採用多項新媒體科技、電腦動畫、實物模型、互動展品等,以生動有趣方式為市民介紹中國古代的計時器、機械鐘錶以至原子鐘的科學運作原理。

銅壺滴漏(中國古代的計時器之一)。展覽透過不同的中國古代的計時器,配合新媒體科技,讓參觀者更容易了解計時器的發展。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部分展品。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部分展品。

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感謝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這次展覽,以及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她表示:「辦活動需要創新元素,這次我們也特別想到一個外展活動,對象不單只是年輕人,還有小學生、中學生甚至老年人。我們特別將這個博物館概念,帶入老人中心內。」

馬會主席周永健 (右三) 聯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中)、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 (左三)、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紀天斌 (左四) 及倫敦科學博物館集團總監Ian Blatchford (右四)等嘉賓為展覽主持開幕禮。

馬會主席周永健於開幕禮時感謝故宮博物院過去多次借出珍貴館藏在香港展出,繼去年借出百多件養心殿和清朝帝后慶祝壽辰的珍貴文物在港展覽,今年再次把超過一百件鐘錶珍品帶來香港。他表示︰「『藝術、文化和保育』 是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四大慈善策略之一,馬會致力為香港注入藝術文化活力,豐富市民生活,推動創意共融。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和多方合作,為市民帶來不同地區、時代和文化的國際級展覽。」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自2012年起,透過「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撥款支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每年為全港市民呈獻兩至三個展覽,並提供相關教育及外展活動。系列至今為香港市民帶來多個備受歡迎的展覽,而是次展覽便是繼七月「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後,另一精彩節目。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

展期:由即日起至明年4月10日

地點: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