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國際籃球賽】DSA小女將與美國小子 不同天空下追逐圓球夢

So hin pok @ UPower

對這班來自五湖四海的籃球小將來說,上星期的DSA國際籃球邀請賽也許只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比賽。但對於12歲來自美國的小將Scotty來說,這是他參加過最大型的賽事,也是他在香港的最後一戰;對於本地小女將Kaitlyn來說,要在場上跟男生們比拚而且做得比人好,就要付出努力。

本網記者攝

Scotty Joslyn是DSA(Dream Sport Academy)這次參加國際籃球邀請賽U12 DB(愉景灣) 隊的成員,司職小前鋒或得分後衛,擅長傳球和運球。相比起學校的校隊訓練,他說DSA的課程令他學到更多:「在學校我們只是打球,但在DSA學到更多,例如是紀律和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首次參加如此大型的國際賽,心情緊張在所難免。雖然隊伍僅以第五名完成,但他說在這次比賽中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他的學習對象,這裡的一點一滴也是滿滿的回憶。無法在離港前的最後一戰贏得冠軍,Scotty說不覺得遺憾,因為更重要的是與隊友一起,努力完成比賽。

DSA DB U12隊最終以第五名完成賽事(本網記者攝)

來自美國加州的Scotty,由6歲起開始與籃球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希望將來能在NBA全明星賽中為東岸上陣,為有達成目標,他說:「一定要繼績努力訓練,盡力做到最好!」轉眼間,已經在香港居住了十年的他,將在12月與家人返回美國,展開新的生活。他形容心情十分忐忑,一方面可以與家人團聚,另一方面卻捨不得在香港的朋友,以及在DSA訓練的時光。

本網記者攝

和Scotty一樣,DSA D10 Elite隊的小將們也是首次出戰國際賽,雖然成績一般,但球員的表現不俗。首場比賽完結,男生們「把握」時間打機,緩和比賽緊張的心情。一旁卻見一名女孩子拍著籃球,認真地練習運球和各種花式。她就是隊中唯一女將羅匡言(Kaitlyn)。

羅匡言(本網記者攝)

在青少年比賽中男女共戰相當普遍,但女生要從中突圍卻不是容易的事,Kaitlyn就是少數能做到「巾幗不讓鬚眉」的,就連 D10總教練 Tulio Cerolini對她也是讚不絕口:「Kaitlyn可算是這支隊伍中最好的球員之一,球技出色,也比較從服指示。我認為在教年輕球員時,指導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容易,因為她們比較願意聆聽。」

DSA D10 Elite 教練Tulio Cerolini(本網記者攝)

「這次比賽感受很深,因為我們場場都輸。」雖然成績未如理想,但在比賽中你總能看到Kaitlyn的身影在眾多身型高大的男生堆來回穿梭。她笑言看見比自己高大的男生會有感到害怕,但又很享受和他們一起比賽:「學校校隊是與女生比賽,在DSA就是男女一起,和男生一起打可以令自己更進步。」

本網記者攝

不單是乖巧聽話,Kaitlyn的另一個強項是射球。幾乎每場都有波入,在整個賽事中,更三度成為全隊得分第二高的球員。在如此亮麗的「成績表」背後,小妮子原來都付出了不少。每星期一次在DSA訓練,放學後也要參加校隊練習,下月起更要應付校際比賽,面對如此密集和高強度的訓練,Kaitlyn總是以笑容面對:「不辛苦,因為好好玩!」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在DSA訓練的三年間,見證囡囡由「行行企企」到「有板有眼」,媽媽Gladys心感欣慰,並分享籃球對她的得著:「從小到大籃球給她很大的成功感,也令她增強自信。」天真的Kaitlyn希望到美國讀書,笑稱這樣就可以很方便地觀看NBA球賽。但對於成為專業球員,母女倆的看法一致:「再看吧!現在享受就行了!」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當然,不是每一個小孩都會走上專業球員的路,但最重要還是熱愛這項運動。Tulio是阿根廷人,曾在意大利籃球聯賽渡過五年職業球員生涯,兩年前來港定居,並在DSA擔任教練。對他來說籃球可以成為未來的職業,但同時也是一種國際語言:「它是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也可以作為聯誼的一種工具。只要肯努力肯堅持,即使你已經30或40歲,都會有所進步。」

DSA D10 Elite 教練Tulio Cerolini(本網記者攝)

Scotty媽媽Whitney對兒子的未來寄予厚望:「我會一直支持和鼓勵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希望他回到美國能做一個普通的孩子。」Kaitlyn媽媽也表示:「只要一日囡囡對籃球還有興趣,一定會繼續讓她打下去!」

本網記者攝

的確,籃球能跨越年齡、性別,甚至是國籍。不論年紀,只要肯下苦功,球技定能進步;男生或女生,一樣能打得好;9歲的Kaitlyn和12歲的Scotty;一個在香港,一個在美國;但不論在何時何地,他們的籃球夢將繼續延續下去。

DSA D10 Elite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