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亞季包辦晒

鄧銘心

身兼工程師及師奶,遊走不同身份,不時分享又要返工又要湊仔的點滴~

近年鐵路工程頻頻爆出事故,公眾對鐵路安全的信心可謂跌至有史以來的谷底。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和醫學院一樣都是創校就有的古老學系,經過百年歷史,培育出無數專業人才,也建設了今天非凡的香港。

可是,一些人為的疏忽、失誤,導致工程質量受懷疑,工程百年基業的信譽受損。無論港鐵定局方、涉事的承建商或外判公司,各有各說,事件弄到羅生門般的撲朔迷離,公眾已沒可能在這情況下對業界再投信心票。

本港街道地底狀況複雜。

正所謂一沉百踩,事情還未水落石出之際,好些傳媒又整了不少花邊報導。例如,有篇講述全球身價最貴十條鐵路的比併,簡單列出鐵路長度和總投資金額,除一除就得出每公里造價,然後就大肆報導,說香港鐵路的幾條線,都包辦了最貴的冠亞季軍。

可是,多少人看得懂,這類比較列表也實在太簡陋,太以偏概全了?

其實不難明白,只要想一想,首先香港無論地面地底都非常密集。地底下滿佈公用設施,高樓大廈的地基,及人車隧道都超滿;在地面,施工亦極困難,因為交通人流也如車水馬龍;還有現在的價格物料又貴...

這個簡表,亦完全沒有列舉出全球建造難度的比較?最深層的隧道?施工期是多少(用了多少時間建造)?又有沒有用最新的物價指數去比較呢?

於是,就咁表面看造價就說是貴了。與其說是報導,這類比較更似誤導。

我們作為精明的讀者,看任何報導都要分析一下,別輕易被誤導啊。

鄧銘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