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與熱情之間的藝術 專訪電動方程式香港站賽道設計師

Lau Yingtak @ UPower

第四季電動方程式賽車錦標賽將於12月2至3日在香港上演,中環海濱區賽道上41,000名現場觀眾和全球數以千萬計的擁躉將見證10支車隊20位車手的龍爭虎鬥。這條全長1.86公里的賽道在很多人眼裏就是一條路,對設計這條地標性賽道的洛捷高紐尼斯(Rodrigo Nunes)來說,這是一門計算與妥協之道,冷靜與熱情之間的藝術。

本網記者攝

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去年首次在香港舉行,反應熱烈。設計這條賽道的葡萄牙設計師洛捷高紐尼斯(Rodrigo Nunes)本身是一名建築師,走入競技體育,一切都是緣份:2004年參與全國賽其中一站,波圖市的街道賽道設計。當時是我的建築公司首次設計賽道,那次亦沒有人邀請我負責。在連續四屆負責WTCC(世界房車錦標賽)波圖站後,FIA(國際汽聯)跟我講他們要舉辦新的比賽(電動方程式賽車),我說『好,幹吧』。

RS Project圖片
RS Project圖片

葡萄牙人是一個有雙重性格的民族,既豁達開朗、熱情好客不拘小節,但他們亦處事認真。Formula E北京、莫斯科、柏林、紐約站都出自這位葡萄牙人之手,紐尼斯一開始對賽車亦不熱衷,但他對設計賽道的核心不是,而是對安全及如何與賽道城市協調:「設計泳池的人都不需要擅長游泳,以興建大廈為例子,有現場條件限制,有設計意念。

本網記者攝

紐尼斯透露在開始設計的時間,他們的團隊有考慮其他地點例如大嶼山:「當我們實地觀察,這裏有街道、地市、高樓大廈。我們研究甚麼是可行,甚麼不可行。賽道設計師就是在眾多問題中,為各方找到解決方案。我們的團隊與香港政府溝通,解釋計劃的理念。這是一個長時間的計劃,我們由2013年已經開始籌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日本賽車動畫《高智能方程式Zero》中2018年的比賽中曾出現香港站,動畫中的賽道設在九龍尖沙咀的半島酒店外,更有一段是經過香港海底隧道。被問到這個畫面會否出現,紐尼斯笑指沒有可能:「安全問題!想像在隧道內發生撞車、失火,直昇機需要盡快到達現場,(隧道內)非常困難。好像蒙地卡羅的一條短隧道,接近2公里的「紅隧」,不可能!」

Formula E Hong Kong圖片

以順時針方向行車的香港站,其中在T1至T2彎位之間是一段長達555米的大直路、龍和道(T1)及天星碼頭(T6)的兩個髮夾彎。而T3及T4這兩個雙連彎,最考車手技術和膽色。紐尼斯認為自己設計的T9(pit彎)至T1的最緊張:「T5到T8是慢彎,T9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右彎。之後向斜路向下,左轉T10後就是大直路,快彎、強剎車,對車手的技術很有挑戰性。」

本網記者攝

對於立足城市中心的電動方程式,賽道不只是屬於車手,車隊、贊助商、觀眾及其他市民也一參與。對於紐尼斯,他的設計哲學就是令車手可以與新科技結合,令觀眾可以欣賞比賽之餘,可以親身接觸「高智能未來」。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