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步冠軍王鎮想開超市 馬桶上憧憬奧運
中國選手王鎮在里約奧運20公裡競走項目奪冠,成為繼劉翔和陳定之後第三位奪得奧運會田徑項目金牌的中國男運動員。這位25歲的奧運冠軍並不是少懷壯志,小時候夢想開個小超市,直到14歲被選中練競走,才開始在馬桶上憧憬自己拿奧運冠軍。

王鎮1991年出生在黑龍江省綏化市,自小就不像其他孩子志向遠大要做科學家或宇航員,他回憶:「就感覺人平平淡淡的,有穿的,能開個超市,吃也有了。」但過人的天賦和身體條件,讓他在14歲那年被選進黑龍江大慶體育運動學校,師從參加過雅典奧運會的教練劉雲峰,漸漸地他確立了一個自稱「瞎想」的目標:「那時候坐在馬桶上都在琢磨,我要拿奧運冠軍,光聽他們說就覺得特好。」

但冠軍之路並不平坦,王鎮剛練競走時腳還沒適應,為了趕上師兄們的速度和節奏,不知不覺還會同手同腳,好不容易拼命趕上了,人家一加速又把他甩得老遠。身體的疲累和挫敗感讓個性十足的王鎮一開始很討厭這個項目:「太累了、太費勁了,這啥運動啊?淨瞎走。」

2010年,19歲的王鎮被著名教頭桑德羅·達米拉諾看中,入選國家男子競走隊並在外教組訓練。2年後成功出征倫敦奧運會但遺憾摘銅,之後他打算在2013年的田徑世錦賽上證明自己,但躊躇滿志的王鎮在最後4公裡時,累積3張紅牌被裁判罰下,瞬間把他的人生目標打回了「小超市老板」的階段。這個失敗對他來說是技術和積極性的一次沉重打擊:「那一秒鐘就決定不練了,在隊裡一天,我都要認真對待我的事業,但我真被傷到了。」

王鎮從隊裡「消失」了,回到家和見面不超過3次的女友「閃婚」,又動了回家開個小超市的心思。但見過大世界的王鎮並不是真的想開超市,這個兒時模糊的夢想更像他心中平凡生活的代名詞,他想告別的是風吹日曬、大腿根總是磨破皮且背井離鄉的日子。

當時退意已決的王鎮拒絕了別人的聯繫,直到一天晚上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打給他,猶豫許久的王鎮勉強接了電話,電話時間不長,但他永遠記得電話那頭說:「人一定要體現自己的價值,你就這樣把練了那麼多年的體育放下來,捨得嗎?」王鎮沉默許久後鬆了口:「捨不得,我回來吧。」

消失了7個月後重回國家隊的王鎮體重達到165磅,於是他每天保持很高的訓練量,但只吃一頓午飯,不到3個月,硬生生減掉了31磅。教練評價:「王鎮最大的特點就是關鍵時候頂得上去,很清楚該做什麼。」

對於男子20公裡競步選手而言,每日訓練30公裡是家常便飯,一周7天,基本有6天得在路上往復循環,這樣的節奏讓「打小就坐不住」的王鎮常頂不順。速度慢時,會和隊友聊聊天,提速了就開始琢磨技術,更多的時候則是「累得什麼都不能想」,只是習慣性地朝著終點的方向前進。

在意大利外訓已達7年,王鎮每天走過同樣的風景,選擇固定的餐廳,幾乎沒有娛樂生活。連王鎮心浮氣躁的一面也在漸漸消失,他說:「我原來脾氣不好,特別急,競走不僅給了我快樂,更讓我學會戰勝孤獨。」

到里約奧運,技術和脾性都已成熟的王鎮不爭強好勝,穩穩地「藏」在隊伍中,在隊友蔡澤林的協助下,終於成為奧運冠軍,實現他曾經只敢在馬桶上幻想的目標。

但奪冠之路是有所犧牲的,由於常年在意大利集訓,王鎮每年有近200天漂泊在外:「我結婚以後就沒有回過幾次家,小孩出生後就見過3次,第一次是他10天大的時候,他現在也不認識我了,我希望他能做個好孩子。」

圓金牌夢後,王鎮坦言:「冠軍是一時的,我會繼續走下去。」至於目標,他則想爭取4年後在東京奧運會「再拿一次金牌」,至於更遠的未來他則笑稱:「不開小超市,開個競步會,讓更多人了解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