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羽壇新生代 高橋/松友 小身材大能量

黃金右腳 @ UPower

奧運羽毛球女雙決賽,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組合,高橋禮華和松友美佐紀,以局數2:1反勝丹麥的彼德遜和祖列達,奪得日本奧運史上首面羽毛球女雙金牌。這對日本女雙組合成長經歷相近,亦因此似乎心有靈犀,配合默契,近年來在各大羽毛球賽事中都有出色表現,頻頻殺入四強,更多次奪得冠軍和亞軍,實力已升至世界一流水平。

AP圖片 AP圖片

松友美佐紀出生於日本本州以南的德島縣,是受媽媽的影響才開始學習打羽毛球。松友的進步很快,雖然她沒有感覺到打羽毛球讓自己有多麼的快樂,但是也從未想過放棄。打比賽,輸給對手後,她會失聲大哭,但這是鞭策她進步的一種方式。父母給予了松友美佐紀強有力的支持,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她參加的所有比賽,父母都會給她拍下錄像。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初中三年級的時候,松友得到機會到中國,參加了一次為期40天的集訓。集訓剛開始的時候,面對中國選手的重扣,她完全沒有招架之功。打練習賽,她也很快敗陣。而到了集訓的最後階段,同中國選手較量,她已經可以與對方形成多拍對抗,比賽也是戰至決勝局才告負。高中二年級時,她在日本全國高中比賽中贏得女單、女雙和團體3項冠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與松友一樣,高橋禮華也是受母親的影響開始練習羽毛球的。小學4年級時,她首次參賽就贏得了全日本小學生B組比賽冠軍,妹妹高橋沙也加奪得了小學C組第3名。正是因為姐妹倆的好成績,高橋一家都成了羽毛球迷。

高橋說:「我的性格是確定做一件事後就會很專注,不喜歡半途而廢。所以,練習羽毛球後,除了補習學校,之前練過的游泳、鋼琴都放棄了。我的父親以前是棒球迷,後來因為我的緣故,開始熱衷於羽毛球。」之後,高橋禮華連續在日本全國小學5年級和6年級比賽中奪冠。小學畢業前,她考慮好了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決定離開家鄉奈良縣,到羽毛球名校一邊打球一邊讀書。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高橋回憶說:「自己不是那種一被表揚就會進步的學生。當時的教練田所光男說『你這個笨蛋』,反而會刺激我,讓我進步。」她說自己的性格太好強,那怕是對教練,也不想認輸。初中階段,高橋一直專注於單打比賽。初三時,她已經成為學校的頭號單打選手。高中一年級,她在宮城縣的日本全國體育大會預選賽中贏得第一。不過,到了全國比賽卻是首輪落敗。她開始懷疑自己的實力,第一次有了放棄打球的想法。

轉機出現在高中二年級的秋天,高橋開始與松友美佐紀結成雙打組合。高橋說:「高一的時候,教練就讓我也嘗試打一打雙打。松友美佐紀不是力量型選手,她頭腦靈活,善於球路的組織,而我的進攻能力強,我們剛好可以形成互補。」兩人配合女雙後,很快在日本國內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2008年,她們贏得全國高中比賽冠軍,在全日本綜合錦標賽上也打進了4強。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09年4月高橋禮華和松友美佐紀在大阪國際挑戰賽上在連勝多對國家隊選手贏得冠軍,卻在日本綜合錦標賽中止步8強。雙打發揮不穩定,加上松友美佐紀在女單比賽中的成績不俗,高橋一度擔心松友會放棄雙打,專攻單打。她說:「松友的單打成績很不錯。如果她決定打單打,我也只能想開一些,另外再尋找搭檔了。」雖然心裡面擔心,但高橋沒有當面問過松友是否考慮不打雙打。直到兩人被選入日本國家隊雙打組後,高橋的憂慮終於消除了。

當時,日本隊的前田美順/末綱聰子、藤井瑞希/垣岩令佳和松尾靜香/內藤真實都排名在世界前10位。在國家隊,高橋與松友美佐紀僅屬於第4號組合。不過,兩人卻在2011年全日本綜合錦標賽上擊敗師姐,首次贏得冠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12年丹麥超級賽,高橋禮華/松友美佐紀取得了她們羽毛球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場勝利。在這次比賽前,她們剛剛在日本國內的聯賽中敗給了一對非國家隊選手。帶著自責與不安,兩人來到了丹麥。高橋說:「雖然我不斷告誡自己積極一些,下一場比賽加油,但是失落的心情總是調整不過來。」首輪比賽,她們在決勝局一度以10比17落後,最終反敗為勝。四強前的兩場比賽,她們都被拖入了決勝局。高橋回憶說:「當時就是不斷提醒自己,我不想輸,一定要堅持住。」

AP圖片 AP圖片

準決賽對陣奧運會冠軍田卿/趙芸蕾,兩人戰術準備得很充分,她們多次將擅長在網前組織球路的趙芸蕾調動到後場,讓田卿後場進攻的實力難以發揮。而鬆友美佐紀則積極搶網,為高橋製造進攻機會。最終,她們以2比1擊敗田卿/趙芸蕾,首次打進超級系列賽決賽。雖然在決賽中敗給了中國選手馬晉/湯金華,兩人對結果還是很滿意。高橋說:「看到藤井瑞希/垣岩令佳拿到了奧運會亞軍,我們覺得自己也有在奧運會上奪牌的希望。」松友則說:「要想在里約奧運會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戰勝中國選手。以後還會更多地研究對手,找到好的應對方法。」

近三、四年來,高橋禮華/松友美佐紀在各項世界性大賽中表現出色,世界排名更躍升至第一位。她們在里約賽場上表現出色,最終如願以償,成為日本羽毛球首對女子雙打冠軍。

AP圖片 AP圖片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