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超聯】和富社企李宗德與大埔合作12年不離不棄:香港值得擁有專業的足球聯賽

吳家祺 @ UPower

夫婦同心支持足球,在和富大埔就有一個好例子。

李生與李太是足球圈的有心人,多年來支持大埔成長。 本網記者攝

大埔足球隊可以說是本地足球壇近年比較成功的例子,成軍16年贏過銀牌、足總盃、菁英盃,兩度躋身亞協盃,同時出產過香港足球先生李威廉,成績及實力兼備。由2002年至2005年成立初期由丙組打上甲組,之後經過兩次降班和升班,剛結束的2017/18球季得到聯賽亞軍、菁英盃及足總盃亞軍,同時繼2010年之後再次躋身亞協盃,新季打算再次大展拳腳。

在大埔穩紮穩打的背後,和富社會企業會長李宗德由2006年起支持至今,他說當初是應朋友邀請,沒想到一做就是12年時間:「當初是朱景玄校長找我,希望用踢足球這個方式培養年青人成長,正如大埔的口號是『足可圓夢』,青年人有熱愛足球的夢想,社會有人可以透過參與足球事務得到動力,這點和我們和富社企的理念吻合,我們希望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社會和諧關係更好,現在時間證明這個決定是做到成績。」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大埔足球會與區議會合作,凝聚到社區內的動力,不單止靠一支球隊踢出成績來維繫,也需要地區人士支持和參與。這樣的工作一做12年,大埔足球隊本身也經歷不少變化,好像初次球員呂志興、陳旭智等都已經轉型為助教,慢慢培養下一代,見到球會是有一個可持續性的發展。現為和富大埔會長的李宗德對於球隊成長都感到欣慰:「最記得是我們降班那一季(2012/13),明明我們是銀牌冠軍,但聯賽踢到最後一輪卻降班,那一年真是非常神奇。12年歷史贏過3個盃賽,整體成績算是不錯。我最高興是見到球員成長而且是多年參與,好像門將李瀚灝效力多年仍然在陣,呂志興、陳旭智等轉型,大家對於大埔有歸屬感,對於球會、青訓、社會都盡量做好,盡量成為模範,這個就是運動精神。」

本網記者攝

李宗德希望透過足球為社會注入動力。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很多人都說香港足球沒有價值,甚至連主席梁孔德都戲言一句沒有出路,但李宗德卻另有意見:「如果與2006年尾去比,今日足球圈肯定好過當時。至於要和50、60年代瘋狂時代比,那麼根本無得比。問題是我們想去到哪一個地步?世界盃?我只知道一件事,如果大家唔去繼續出一分力,呢個球圈更加唔洗玩。香港係咪低微到一個地步,連一個專業一點的足球賽都無呢?係呢一分鐘,我仲希望係有。」

李宗德在口中不停地講「唔容易做」,甚至說如果當一盤生意根本就唔洗做了,但還是有不少有心人為了本地足球繼續努力:「無論是個人興趣,或者希望社會仍然有球圈存在,我認為係值得去做。當然,我希望每場入座人數再多一點,現在還是比較遜色。」對上一季,全季合共有90場比賽,總入場人數86074人,每場平均956人,不足1000的確是令人氣結。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相對其他球隊變化太多,大埔在這10幾年來一直比較穩定,而且富有人情味,像李宗德所說比較像是一個大家庭。由當初摸著石頭過河,到後來找太太幫忙照顧球隊,輾轉令到李太變成近年香港女子足球隊的名譽領隊,也是當初始料不及。李宗德強調他們兩夫婦不會插手球隊內部事務,因為他們明白一支球隊應該各司其職:「肯定我同太太對足球不是好專業,我們不會行入來同你講我有幾叻,我不覺得有知識插手,我們只是想在互相尊重的環境好好合作。這麼多年來,好多人開心見到我們對於球隊不離不棄。打得好、我們在這裡,打得不好,我們也在這裡。」去季大埔拿到亞協盃資格,李氏夫婦激動地與職球員合照慶祝。新一季進軍亞協,大埔還有更多故事值得書寫。

去季贏得亞協盃參賽權,李生、李太與職球員合照留念。 本網記者攝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