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
2019年第一次與大家見面,謹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日本沒有農曆年,元旦就是新年,國民十分重視,習俗頗多,而且與我們的農曆年很相似,大家最熟悉的應是『初詣』-即是元旦日前往神社和寺廟參拜,相信不少香港朋友也參與過。以前的習慣是早上吃過特別的過年食物才出發,不過現在很多人都在除夕夜在寺廟等待除夜鐘敲響後就進去參拜。參加『初詣』的人數很多,特別在出名的寺廟和神社,例如明治神宮、淺草寺和伏見稻荷等,人頭湧湧,而且也有爭上頭注香,不知道有沒有香港的黃大仙廟刺激!
除了元旦第一次參拜『初詣』外,日本還有不少慶祝新年『初』的傳統,例如『初日の出』,即第一個日出、『書き初め』,即第一次用毛筆寫字,多數在1月2日舉行、『年始』,即是我們的拜年等。與中國農曆年一樣,過年食品是不可少。日本家庭過年食品是雜煮,是一種有湯的煮物,用料各地不同,但一定有年糕,關東用角餅煮清湯,關西就用丸餅煮味噌;而比較豪華的就是『御節料理』,即是『重箱』式便當,一般有三層,第一層式黑豆、昆布卷等果子類小吃,第二層是燒魚,第三層是酢物,和中國人一樣,為了意頭,不會有第四層。很多現代家庭不再自己準備,所以大型超級市場和老字號料理屋都有各類『御節料理』,選擇很多,豐儉由人,有些高級料理屋的出品加入龍蝦、和牛等高級食材,價格可以高達數萬日圓一份,而且早早賣光。
除了食物,日本過年和我們相似的習俗是派利市,稱為『年玉』,不過收利市的『資格』就有點不同。在日本到了高校畢業或大學大概是收年玉的極限了,年玉的金額隨桌年齡增加,小學生每封年玉大概一千日圓,到了大學最多可能有五千到一萬日圓。根據網上調查,成年人每年派年玉的支出平均兩萬六千日圓,派的主要對象是自己和親戚的孩子或孫子,朋友的孩子就比較少;而且有不少參加調查的成年人覺得要派年玉很無奈,屬於無謂的開支!當然,有份收的小孩和年輕人就不同意了!
邢珠廸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