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科學

鄧銘心

身兼工程師及師奶,遊走不同身份,不時分享又要返工又要湊仔的點滴~

相信世上沒幾個小孩子不喜歡糖果,看那千變萬化的色彩、可愛無比的造形、好玩有趣的包裝、還有那香氣四溢的甜美記憶,糖果,差不多是每個小朋友童年不可或缺的食品!無論它多麼「無益」,而媽媽更總是叫著:「不准吃太多!」「 飯後或做完功課後才可碰!」但說到底大人還是不忍心不買一點點糖果給孩子們。

相信世上沒幾個小孩子不喜歡糖果。

小妹也不好意思承認,自己至今仍是個糖果人,市面上差不多所有種類、牌子的糖果也試過,而到世界各地旅遊時,小妹也必會嘗試當地的糖果,瘋狂的程度現在差不多一看就已知糖果的口感味道甚至成份如何。

撇除吃糖果會致肥爛牙兼太多化學成份的壞處,不妨轉個角度,嘗試利用糖果來學習科學。很久之前筆者寫過和文具有關的科學,其實糖果也是集結了物理學、化學等研究的應用。

糖果的主要成份當然是蔗糖,包含果糖及葡萄糖,從植物的產地與種植追查,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地理環境生長的植物就及不同的製造方式,就生產出冰糖黑糖赤糖黃糖白砂糖等等。

又如果把糖水煮到不同温度,就可製造出不同的糖果,例如焦糖、拖肥及硬糖等。而其實冷卻糖水溶液的過程也有很大影響,如果冷卻得慢,糖的份子就有更多時間組合生產成較大的水晶糖。

若和小朋友一起在家中下廚煮糖,看著飽和溶液慢慢變成水晶糖,實在是個既科學又療癒的親子活動呢。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