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運動身體好!

Jack

鄧駿暉(Jack)前新聞工作者,誤打誤撞走進教育,主要教導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完成幼兒教育碩士及輔導碩士課程。不敢說作育英才,但希望幫助更多孩子。

改變生活模式後,另一項轉變是重拾做運動的熱情。我天生不是做運動的材料,以前更十分害怕上體肯課,記得在中文大學讀書時,體育科是必修科,每個學期最多只能告假四次,我都會想盡辦法利用這四次機會,即使要在場邊苦坐一小時也無怨無悔。

網上圖片

但自從踏入職場工作,我就發現運動的好處和樂趣,於是我到健身室鍛鍊,漸漸成為了生活習慣。不過之前數年工作太忙,加上要應付碩士課程,能抽出來運動的時間大幅減少,只能維持每星期兩次、每次約一個多小時的運動時間。這個多月終於放慢了腳步,亦讓我再次建立做運動的習慣。

運動除了有益身心,當然也希望能練出更好看的身形,自問沒有條件練出40吋胸肌,加上缺乏運動細胞,我做運動必然要依靠好幫手——健身教練,由專業教練為我安排訓練課程,同時亦指導和矯正我的姿勢。當然,教練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讓我時刻記住,要抽時間上課做運動。

網上圖片

除了私人教練,我亦喜歡參加團體的運動課,尤其是瑜伽。練習瑜伽已有七、八年,雖然距離「見得人」的水平還有很遠距離,自問比起剛接觸時進步不少,一些難度較高的瑜伽動作,如今已能裝模作樣了。

瑜伽象徵身體與意識合一,全球參與這項練習的人愈來愈多,聯合國在2014年通過決議,將6月21日定為「國際瑜伽日」,加強全世界認識和了解練習瑜伽的好處,我也參加了一堂以「開肩」為主題的瑜伽課,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

網上圖片

男性骨架天生比較硬,練習瑜伽要下的功夫就要更多,但過程中亦不能操之過急。我試過有一、兩次停止練習太久,結果再上課時一不留神,拉傷了背部肌肉。自此以後,我更緊記要定時拉筋和上瑜伽課的習慣,確保筋骨不會再次生硬,增加運動時受傷的機會。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