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職業導向學位的角色

顏汶羽

顏汶羽,33歲,擔任民建聯副秘書長及觀塘區議員,正修讀嶺南大學經濟學博士課程,一直對政策研究深感興趣,專注於青年、教育、人力資源、培訓及就業議題。

筆者一直認為政府應強化職業導向學位的角色,政府就未來不同行業的人才需求作出更準確的評估,並調整不同類型的高級文憑及證書課程的學額,讓學生報讀課程前,有計劃應對未來競爭及事業發展。

更重要的是政府分析本港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市場數據,了解社會市場現時及長遠發展的模式,藉此在大量需求人才的職業或專業資格上訂立相應配合的教育政策,並調整資助及自資學位的學額分配。這可避免同類教育課程的資源錯配,以及減少在社會個別業人才過剩,緩解勞動市場中的不良競爭。

資料圖片

同時,政府應在銜接機制上進行改革。雖然香港目前已設有「展翅」、「青見」 等就業計劃,但青年人的失業率仍然相對偏高,甚至出現在職貧窮的形象。因此, 政府應在現有的服務上加強配套,如增加職業技能訓練學校,提供更多選擇青年人。

另外,政府應加強推廣職業教育的認受性。人才的供求和需求,除了數量上的配合外,質量上的配合更為重要。一些職位是需要職業教育的專門課程來推廣的, 這才會具備行業性及專業性的保證。政府應加強與相關行業連結的研究課程內容, 與業界一起改善職業導向課程的形象特別在家長及青年人心中的認受性。政府應重視行業內各階層的人才,透過不同課程,培訓出不同種類和技能的人才以符合行業中不同階層的實際需要。

再者,現時很多行業面對勞工短缺,行業的領頭羊都自行成立學院,配合企業人才的需求去培訓,例如港鐵學院、中電學院、賽馬會騎術學校、航空學校等等。這些學院成立的背後,都是企業本身幾乎是該行業的重要組成,有些更是該行業的壟斷者。他們面對勞工的短缺,決定自行成立學院,公開招募學生。在培訓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長時間物色人選,並招聘成績出眾的學生於團隊之中。同時,為企業樹立了培養人才的良好形象,亦加強了青年對企業的認同。

企業營辦的學校深受青年歡迎,每次收生申請都超額約四至五倍左右,企業營辦的學院與職業訓練局籌備的課程最大分別是有企業的參與,期課程會包含了解企業的網絡、技術和知識,對日後就業有極大幫助,這些都是職訓局做不到的。

資料圖片

政府近年也開始發現問題所在,推出了「先聘請、 後培訓」計劃在安老服務、 建造業、零售業等,但仍未能夠解決該些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供應。短期內,政府應考慮透過自資院校大學學費資助,資助青年入讀由企業營辦,又得到政府的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以提供青年入讀這些企業院校的誘因。

家長和青年人亦多了解職業導向教育的內容和前景。職業教育未必比大學課程 差, 兩者之間的配合是重要的。青年人要了解自己的需要、晉升前途,尋找適合自己的課程和階梯,職業導向教育亦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育階梯的好壞與青年人向上流動的機會有直接關係。政府應對各專上學歷進行調整,令其角色及定位更為清晰,青年人在決定前途時有更明確的方向,令勞工市場更容易配對到合適的人才,從而帶動工資可以提升到更合理的水平,改善青年人上流的機會。

另一方面,現時香港不少中小企業不太願意為大專院校的在讀青年提供實習機會,在企業營商角度而言,實習需要他們的人力資源成本去教這些實習生實務操作,而且還要額外負擔工資。因此,政府向企業提供資助作為誘因,令青年有更多機會及動力去心目中理想的企業或行業實習,提早認識行業生態,選定自己未來的目標。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