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對決3】跳出被規劃的人生 林海明拳擊世界尋真我
擂台上的她,眼神堅定、動若脫兔、出拳快如閃電;擂台下的她,談吐溫文、琴藝出色、宛如文藝少女。南轅北轍的形象,都屬於香港女子職業拳擊運動員林海明。如果沒有遇上拳擊運動,林海明或許就會過著家人早已為其安排好的人生:學琴、練琴、成為樂團的一份子、在音樂領域發展,成為眾人心目中的「林海明」,但是走進拳擊世界後,她才明白真正了解、認識自己,為未來開拓出更多可能。「原來拳擊這道門後面的世界如此多姿多采,我是真心享受這項運動。」

本網記者攝
黃昏、上環DEF拳館,擊打沙包的聲音是如此響亮,中學生、上班族在館內揮汗如雨,應記者要求林海明坐在一角拉起了二胡,蒼涼、蕭索的胡琴聲,與綽號「小明」、目前是香港唯一的女子職業拳擊運動員的她似乎有點格格不入,但未必每個人都知道,在投身拳擊運動前,林海明是向著音樂領域發展。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五、六歲起學鋼琴;六、七歲開始學二胡;七、八歲就學小提琴。」林海明細數著其音樂「成就」。別看她在擂台上拳風虎虎,擂台下的她是舉止溫文,受訪邊談邊笑。「二胡、九級,小提琴、八級,很厲害?不是吧。」這個24歲的女生,琴藝絕不簡單,她的音樂之路早由家人鋪排,因為兩個姐姐都是讀音樂系,林海明小時候視學琴、練琴是理所當然,從沒想過音樂是否她想追求的道路,也沒反抗過家人的安排,直接大約八年前接觸到拳擊。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那時候,拳擊對我來說好新奇,在電影中看到演員打拳好有型,剛好上網看到政府辦的推廣班,所以就試試。」一個決定、改變一生,林海明在中學時代的一次好奇,令她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每次打Sparring的時候我都好專注。在城市生活可能有太多思慮、煩惱,只有打拳的時候我才如此專注,日常的瑣事、苦惱糾結的事都可暫時忘記,甚至每次打完比賽、離開擂台我就已忘記台上發生過的一切。」她說。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對於拳擊,林海明是絕對投入,甚至在學校上課時已偷偷於枱底紮手、看到鏡子也不忘揮空拳、不斷思考如何將動作做得更好。「拳擊已佔我生命好大部分,不能缺少。」這項運動對林梅明之所以如此重要,還因為拳擊帶她走出了被規劃的人生,並且了解、認識自己。「可能小時候做的事,家人都會幫我安排好,我會好努力去做大家希望我成為的那個人,而忽略了認識自己。」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社會、家庭、學校都會為我們設定了一些目標,希望你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催使我們都努力按那條路走,過程中我們反而忽略了認識、了解自己的過程。」林海明的成長路,其實也是不少香港小孩的寫照,幸運的是她現在毋需背負任何人的期望,在多姿多采的拳擊運動中盡情享受,不用「扮演」別人為其設定的角色,真正活出真我,她說若果沒有這項運動,自己可能會是個為考級而學琴、為比賽努力練琴的人。「我想我會練琴到某個水平,然後就去參加樂團表演。」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擂台上的勝負只是一時,但林海明透過拳擊領悟、體會到的,卻是一世受用,台上沒有長勝將軍、台下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有跌倒後如何站起來。「在人生遇到重擊,就如在擂台上遇到重擊,可能我會被擊倒,所以學習重新站起來對我好重要。只要能做到,就會發覺還有取勝的機會,每次跌倒好辛苦、唔夠氣,對手好強勁的時候,我都會提自己要堅持。」

本網記者攝

本網記者攝
「進入了拳擊世界,我就再也走不回去了。」周六(10月7日)在會展舉行的「王者對決3」,且看林海明首次在香港打職業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