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吳偉超上集】阿超憶述父親吳志英辛酸路:當年如落選廣東隊要返鄉下耕田

吳家祺 @ UPower

養子方知父母恩,立身方知人辛苦。

阿超與父親吳志英感情深厚,無所不談。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吳偉超,36歲,首位香港人參與中國不同級別職業聯賽,由1998年在快譯通出道,直到2018年在東方龍獅掛靴,準備轉向教練工作進發。阿超歷經中超勁旅上海申花、天津權健等效力強隊的日子,又在香港效力過南華、飛馬及東方,對於中港兩地球壇發展深有體會。撇去老生常談,阿超今次接受Upower記者訪問,講及他的成長路程及父親吳志英的故事,讓大家知道這對足壇父子兵的點點滴滴。以下文字轉由第一身視點撰寫,由阿超直接講出他的感受。

吳偉超在東方掛靴,準備開始新一頁。 本網記者攝

「1歲的時候,阿爸已經畀個足球我踢,但其實父母沒有想過我會做職業足球員。童年時最喜歡踢足球,小學時期覺得自己是戴志偉,學校有牆就對著那幅牆踢波。5點30分放學,同學可能會回家做功課,自己是一支箭般衝回家拿足球落街踢。當時我是志偉,另有一個同學做泰來,不過5年級之後泰來比較喜歡打機,於是我便自己一個人踢,當年我讀大圍的張煊昌小學,在我看來足球還是比起打機有趣多一點。」

「11歲,我開始跟街坊踢街場,經常撞傷之後回家喊,好返之後又去踢足球。中一、中二的時候,我在沙田顯徑踢足球,區內所有石地足球場我都踢過,細個是踢前鋒,因為我是志偉嘛。直到後來,14、5歲我才踢後衛,我雖然比較高,但跑得不算快,那時候父親也有和我一起踢波。我們每星期踢一次,記得那時候已經見過羅倫士,他和父親及一眾廣東隊老隊友一起踢波,當時的羅倫士好紮實,不像現在肥了幾個碼。」

吳志英一家四口,夫妻辛勤工作養大阿超兩兄妹。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初父親的朋友都叫我不要踢波,他們說我的性格太過斯文,好似女仔一樣好難踢波,說我根本不是踢波材料。但我認為這些條件不是絕對,C朗拿度當初好瘦,但佢後來憑藉自信、執著及好勝也成功踢出頭。職業球員就是要搏命,捱到或者捱不到,是兩個世界。」

「15歲,我準備入體院,16、7歲才開始長高,到19歲踢快譯通時,一上力感覺進步好快。老豆同我講,踢職業同踢衛生波係兩回事,但佢在過程中畀好多意見我,對於我的影響最大,因為佢在足球路上走過好長日子。有好多事情都要撞過板才知道,老豆及郭Sir郭家明都話我條路好難好複雜,但對我來講,自己最大優點係願意聆聽,然後過濾,搵出屬於自己的方法。」

吳志英在81年由廣州來港落地生根,胼手胝足撐起一頭家。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在香港踢職業,到後來北上嘗試,好記得阿爸在最初段的時候陪我。22、23歲的時候,我由廣州去南京有有,試訓等了1個多月時間,當時廣州找我續約,但我想出來再找其他機會,因為廣東人很少去外省踢波,出去的成功案例也不多,所以我想再闖一下。老豆來陪我兩日,他見到我有點不安,於是和我分享他的故事。」

「阿爸以前係廣東隊一員,在70年代時非常威水,越秀山踢比賽每一場有4、5萬人觀戰。當年每個省有一支省隊,未有職業聯賽,大量球迷湧入球場觀戰,完場之後是球迷護送球員返屋企,當年的內地足球就是這樣。阿爸之前那一代就是容志行,當年半支國家隊都是廣東球員,容志行、何佳等都是真材實料。」

「上一代足球員生活比較簡單,一年內集中一個月比賽,3至4日踢一場,外省隊來到廣州比賽,阿爸說廣東隊當年拿過全國聯賽冠軍(1979年),他也一度入選了中國國家隊二隊(1973至74年),當時人在北京訓練了兩年。」

吳志英司職後衛,在香港踢到約40歲才掛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阿爸人在廣東踢波,個個都識佢,去到北京間唔中才有比賽,即使比賽時做過國家二隊隊長,都是在訓練和等待之中度過,唯有一隊才有機會出外交流。因為唔習慣北京生活,結果阿爸選擇在某個早上不去訓練偷走坐火車回廣州,但是最後被領導捉返去,要同教授解畫才獲准離去。但好多年之後,老豆諗返轉頭,如果當初唔走,以後生活可能更加好,畢竟好難得先至有機會入到國家隊。」

「阿爸成日同我講,佢在廣東踢到30幾歲才來香港(1981年申請來港),我倒轉頭由香港返上內地踢波,難度只會更加大。以往廣東球員都無幾個可以踢到出去,區楚良及彭偉國是比較出色的例子。阿爸話當年窮到無飯食,4兄弟一日只能食一碗飯,當時唯有靠足球。要爭取入選廣東隊(1972至79年入隊),入選到有食宿,如果入選唔到要返鄉下耕田,當年佢差點選不上,幸好有一位教授選佢,否則可能飯都無得食。」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阿公阿婆係印尼華僑,當初阿媽在印尼讀書,然後再來香港。後來經過姨婆介紹,我父母相識,然後二人結婚之後再申請阿爸由廣州來香港。當初阿爸踢廣東隊無錢但有食宿,一個月算是有40幾蚊津貼,初初來到香港之後日子過得好艱難。有時逼住要著兩隻唔同的鞋,腳指位仲要穿窿。來到香港,阿爸搵到班落繼續踢波,何佳人工4000蚊,阿爸2000蚊,唔夠錢唯有一邊踢波一邊搵兼職,要在香港落地生根。」

「當年阿爸踢過海峰、東方、加山等球會,試過同曾偉忠積Sir同隊,老板阿姐(陳瑤琴)非常好人。阿爸在踢波以外又會做送貨,又試過去紮鐵搵1000蚊1日,不過實在頂唔順。最初我哋全家人住在九龍灣安置區,到後來我小學2年班才轉去大圍顯徑公屋住,生活環境慢慢改善。」

昔日兩父子經常在沙田與街坊踢衛生波。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阿爸後來在快譯通掛靴,做過學校足球隊教練,由細到大我哋咩都會傾。佢係一個比較嚴厲嘅爸爸,我細個時佢會體罰,我扭計唔肯去影身份證嘅相佢會打我。阿爸知道生活艱難,對於我比一般人都要嚴厲,有時踢波就連水都唔會買支畀我。我哋去親足總都係用腳行上去,極少坐車。現在睇返,細路仔係一張白紙,捱下對於我日後成長係好事。」

子女相繼長大成人而且孝順父母,是吳家的福氣。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平淡是福。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細個屋企條件唔好,阿爸踢波養大我同阿妹仲有一頭家,阿媽就會做手工釘珠片,好記得細個阿妹坐低做功課,阿媽就會開始做手工。我哋呢代成長環境同上一代好唔同,阿爸對於我的影響好大,佢永遠好少讚我,無話我好,可能係驚我驕傲,有時唔鬧我已經係等於讚我。我最記得阿爸講一句說話,唔係環境適應你,係你去適應個環境,無論你在邊一個界別都係一樣。」

子承父業,看似容易其實萬中無一。昔日廣東隊後衛吳志英來到香港,也沒有想過兒子長大成人之後會北上踢中超及中甲,經歷過職業足球世界的洗禮。阿超長大後成家立業,現時與父母及妻子定居元朗,掛靴之後打算再闖新路。關於吳偉超的故事,下集會講述他的足球路經歷,以及他未來如何部署由青年軍教練做起,開始人生新一章。

吳志英由內地來港,阿超由香港返內地發展,兩父子的故事也是中港足球的一章。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父子咬獎牌。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父子仍然可以同場踢衛生波,非常享受。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