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馬場駿馬馳騁40載

@ UPower

老一輩說兒時的學校旅行是去沙田,年輕一代或者會覺得匪夷所思,但事實上40多年前,沙田放眼盡是山水,是人煙稀少的鄉郊地。新市鎮發展為今日的繁華,原來與沙田馬場的興建有密切關係。

今年是沙田馬場踏入第40個年頭,除了舉辦世界級賽馬,與社區一直有緊密聯繫。周六舉行的沙田馬場40週年紀念日,就與馬迷一同慶祝。

沙田馬場40週年紀念賽馬日。

沙田馬場的故事要由上世紀70年代講起,香港地少人多,飼養和操練馬匹更是一個難題。香港賽馬會於1971年獲政府批准興建沙田馬場,用了3年時間移山填海,填海所用的泥土多達1600萬噸,是當時全港最大的單一填海工程,平整的土地交回政府興建房屋,而填海得來的250畝土地就用來興建沙田馬場,馬場於1978年10月7日開幕啓用。

沙田馬場規模龐大,落成時的看台可容納38000名觀眾,並有各種先進設備,例如巨型顯示板展示賽果和派彩、場外的彩色大螢幕播影賽事等。經過40年,沙田馬場已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賽馬場地,每年舉辦多項國際一級賽。

來到40週年紀念賽馬日,40隻醒獅到場表演助興,更排出「40」字樣,別具心思。典禮上更有2018年亞運獎牌得主莫宛螢及劉慕裳獻技祝賀,讓入場人士一睹他們的風采。

兩名運動員大有來頭,劉慕裳是2018年亞運空手道女子個人形銅牌得主,莫宛螢則是2018年亞運武術女子太極拳及太極劍全能銀牌得主, 二人都是在毗鄰沙田馬場的香港體育學院接受訓練。

2018年亞運武術女子太極拳及太極劍全能銀牌得主莫宛螢

劉慕裳自小在沙田長大,並在體院接受訓練,「體院對運動員的訓練幫助很大,很感謝賽馬會捐助興建香港體育學院,令我們有一個很專業的訓練場地。」

2018年亞運空手道女子個人形銅牌得主劉慕裳

而在40週年紀念賽馬日入場的更不乏開幕當天也有入場的老馬迷。現年62歲的黎先生對1978年與10位同事拉隊入場仍歷歷在目,「開幕那時也有舞獅,真的很開心!走進這裡覺得很舒服,入來後都不想走了。」

黎先生早於沙田馬場1978年開幕當天入場。


沙田馬場40週年的重頭戲是第五場的「沙田馬場40週年紀念盃賽」,一眾馬迷看得入神,馬匹衝線一刻氣氛尤其高漲。而這場賽事開跑前入場的人士,還可獲得沙田馬場40週年珍藏相架。大家更可到拍攝亭留影,回顧沙田馬場的經典時刻。

多年來,沙田馬場不斷改善設施,例如現時的兩座看台,已擴建至可容納85000人觀賽;聳立在大看台對面的巨型彩色大屏幕,於2003年獲健力士世界紀錄確認為世界上最闊的電視屏幕;到2004年,沙田馬場更建成全球第一個開合式天幕馬匹亮相圈,馬迷凌先生大讚馬匹亮相圈的天幕,「 有太陽就遮太陽,無太陽就可以擋雨,舒服好多!」

兩座看台現可容納85000人觀賽。
有了活動天幕,馬迷就不怕日曬雨淋。

此外,沙田馬場每年都有舉辦社區活動,與區內社群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同時促進區內發展。居於沙田多年的方太太說:「馬場落成後,這區多了交通接駁,方便很多。年輕時跟丈夫到彭福公園拍拖,也曾帶子女到那裡玩,因為地方大,空氣又好,環境很舒服。」

方先先及方太太。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