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之光」渴望成奧運冠軍 加德拉奴嘅乒乓球奮鬥之路

GGWP @ UPower

積極的人生,強大的內心。

對很多不太熟悉世界乒壇的球迷而言,2018世界巡迴賽總決賽也許是他們首次聽說曉高加德拉奴(Hugo Calderano)的名字。加德拉奴以一場精彩的比賽淘汰賽會最大奪冠熱門、已經連續多月穩坐世界第一的中國選手樊振東。當大家知道這位綜合實力相當出色的球員竟是來自巴西這個非傳統乒乓強國,對他的個人經歷便更好奇了。國際乒聯更推出獨家紀錄片,探尋这位巴西名將的成長歷程。

網上圖片

加德拉奴成長在一個熱愛運動的幸福家庭,從小便接觸過各種各樣的體育項目。他的媽媽說:「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他在體育上很有天賦。我們也不清楚具體他會從事哪項運動,但我們知道他一定會走上體育的路,也許會成為職業運動員。」家人也全力支持著他的選擇,從最初的「多點開花」到選定乒乓球這個項目,一路前行,家庭給了卡爾德拉諾最穩定和重要的支持。

網上圖片

加德拉奴向觀眾介紹了見證著他乒乓球生涯起源的小球館。他說:「這個悶熱的球館,想像一下夏天在這裡打球的樣子。」「8歲-14歲我在里約的時候,一周大概訓練3次,其實可能也談不上是訓練,我喜歡和這裡的人打打比賽。有時候我也會去球會,可能會有20個人等著上場,所以我打完一場就要下來等30分鐘1個小時,然後才能再次輪到我。」

由於大環境的限制,到了13歲時,從一眾擅長的運動中最終選擇了乒乓球的加德拉奴決定離開家鄉里約,以尋求新的發展。每個成功的人生命中一定都有過一段孤獨、沉默的時光,在通往未來的路上踽踽前行。

網上圖片

加德拉奴的第一站是聖卡坦奴,那裡有巴西國家訓練中心。「我開始增加訓練時間和訓練量,早晨下午都是2到3小時,晚上再去學校上學。日程很滿,回到家已經是深夜了。之後必須趕緊睡覺,明早八點再開始新的一天,每天都是這樣。」過著與普通14歲孩子不同的辛苦生活,加德拉奴沒有怨言,他知道這樣的日子每過一天,他就能夠離心中的目標更近一些。

16歲時,加德拉奴邁入新的階段,他前往巴黎學習,一邊也在練球。還未成年的他已經有意識要去掌握自己的人生走向:「我個人認為教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小時候,教育能塑造一個人的人格和性格。」然而,就算已經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成熟,迷茫、孤獨、思鄉,這些情緒也會無法避免地出現在他的心頭,但他能夠與之共處,並將其轉化為前行的動能:「離家離祖國都很遠。有一段時間我經常會在晚上哭,因為很孤單,未來也很不確定。這樣的經歷是我成長的催化劑,讓我變得更加堅強。」

網上圖片

18歲時,加德拉奴搬到德國奧森豪森。經過漫長的積澱,在這裡,他真正開始走上職業的道路。從跟隨球會訓練,到慢慢代表球會參賽,一切就這樣順其自然地發生了。教練認為加德拉奴熱情、樂觀、堅定,性格決定了他的職業發展前景很好。教練評價說:「我認為從里約搬到奧森豪森是很好的選擇。但除了選擇本身之外,他付之行動的努力更讓我驚喜。看到一位來自里約的年輕人,每天早晨八點滿帶笑容地到球館訓練,讓人很開心。他能夠享受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幸運,能看到這點更讓人放心。」

網上圖片

稱霸泛美洲乒壇,一路躍進高居世界排名第六,這其間也必然會有挫折,但加德拉努選擇淡然接受:「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艱難的時刻,對自己失去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我更喜歡專注於現在,專注於眼下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提升自己,而不是考慮『如果我輸了』會怎麼樣、『如果沒有效果』會怎麼樣。」

加德拉奴還談到心中終極理想,沒有豪言壯語,他理性而溫和地說:「我的目標很遠大,我跟所有人一樣希望成為奧運冠軍。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學會欣賞沿途風景,這也很重要。」

樂觀熱忱,理智堅定,這便是加德拉奴的乒乓成長故事。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