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速攀登大師隕落 「瑞士機器」獲最好歸宿
珠穆朗瑪峰2017年攀登季開始不久,珠峰大本營便傳出噩耗:40歲攀登大師史迪克(Ueli Steck)於4月30日在Nuptse峰滑墜,粉身碎骨。消息剛開始傳出時,幾乎無人相信,因為人稱「瑞士機器」的史迪克是最著名的單人攀登、無氧攀登、最速攀登大師。然而最終證實,大師確實已離開人世。

史迪克(網上圖片)
事發當日,珠峰大本營的天氣晴轉小雪,早上9時許,Nuptse峰南壁西側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雪崩,因為並不會威脅到昆布冰川的攀登路線,所以很多登山者都沒有在意,畢竟小規模的雪崩在珠峰時有發生。然而正是這次雪崩,帶走了史迪克。這是今年珠峰登山季的首例死亡意外。

史迪克(網上圖片)
史迪克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攀登者之一,兩屆攀登界最高榮譽金冰鎬獎得主,以單人快速攀登而出名。他完成了歐洲三大北壁的快速攀登大滿貫,其攀登速度無人能及,因而被攀登界美譽為「瑞士機器」。除了三大北壁的快速攀登外,史迪克在2015年僅用62日時間就完成了阿爾卑斯山區全部82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成為阿爾卑斯登山的王者。他在喜馬拉雅地區的表現同樣優秀:2008年他和拍檔開辟了Tengkampoche峰北壁的新路線,獲得金冰鎬獎;2013年他獨自攀登Annapurna峰南壁,用時28小時,再次獲得金冰鎬獎;2009年他獨自攀登GasherbrumⅡ峰和Makalu峰;2011年他用10小時30分鐘完成Shishapangma峰攀登;2012年他無氧登頂珠穆朗瑪峰。

史迪克(網上圖片)
史迪克為了提升自己的攀登速度,專門進行過一系列針對性訓練。相比於單車、游泳和跑步等有著非常現代化的科學培訓,攀登的培訓顯得過於簡單。於是史迪克用一年時間,組建由營養師、健身教練和心理引導教練等組成的團隊,針對每條不同的攀登路線安排精確的訓練計劃。
史迪克將先進的體育訓練科學帶入到攀登領域,用數據准確的監測控制自己的訓練計劃。在他之前,從沒有攀登者這樣做,因為很多人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然而當攀登界引入快速攀登的概念時,對時間和體能的精確掌控、分配,就顯得尤其重要。
2015年他因此得以在自己成名的歐洲三大北壁攀登中再創紀錄,他第24次挑戰海拔3970米的Eiger峰北壁,用時2小時22分鐘,而且他的心率從沒超過165。

史迪克(網上圖片)
同年,史迪克用時62日完成了阿爾卑斯山全部82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為了不讓惡劣天氣破壞他的攀登計劃,他選擇以騎行的方式完成山峰之間的交通,而非乘搭汽車。在最初攀登的5座山峰,他是和拍檔一起完成的,但後來拍檔受傷退出,他便獨自完成了剩余77座山峰的攀登,累計爬升逾14.4萬米,騎行距離達2263公里。

史迪克(網上圖片)
史迪克兩次獲得最高榮譽冰鎬獎的攀登,都是在喜馬拉雅山區完成的,而他最後亦葬身於該山區,喜馬拉雅可謂成就了他,也是他的最後歸宿。

史迪克(左一)兩次獲得最高榮譽冰鎬獎(網上圖片)
早在2012年5月,史迪克就和拍檔無氧登頂珠峰。2013年,他決定重返珠峰並想連穿Lhotse峰,完成「珠穆朗瑪峰 - Lhotse峰」的連穿線路,可惜因為與拍檔意見不合而取消攀登計劃。時隔4年,史迪克再次挑戰「珠穆朗瑪峰 - Lhotse峰」,拍檔還是4年前的拍檔,可惜今次二人陰陽相隔了。
早於2月9日,史迪克就和拍檔到達昆布峽谷,為攀登「珠穆朗瑪峰 - Lhotse峰」作訓練,12日的訓練中,二人海拔爬升了1.5萬米,行進距離達250公里。這條線路早在1963年由美國人Thomas Hornbein完成,之後一直沒有人成功重復該線路。除了線路難度大之外,史迪克此次攀登還選擇了無氧攀登,風險極大。

「珠穆朗瑪峰 - Lhotse峰」連穿線路(網上圖片)
史迪克曾經說過一定要征服這條線路的原因:「因為我想去完成它,因為我喜歡它,我不喜歡被限制,攀登的時候我感到自由,沒有任何限制,也不用想別的事情,簡單純粹。『珠穆朗瑪峰 - Lhotse峰』連穿這個計劃可以讓我與喜馬拉雅山有長時間的相處。」

2012年5月,史迪克和拍檔無氧登頂珠峰。(網上圖片)
史迪克每一次攀登,都會設定一個目標,有時是以最快速度登頂,有時是完成最難的線路,有時只是想在攀登中欣賞壯麗的風景。他曾經說,當一條線路完成後,結果和完成的時間都會逐漸消失,他更看重的是攀登過程中感受那些冰冷的空氣,因疲勞而灼熱的雙腿,以及陽光灑在身上的感覺。他覺得留在山上可以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滿足:「在山裡,我感到充分的自由。我喜歡單人攀登,喜歡與大自然的互動。很簡單,很純粹,只有自己、岩石、冰、山。雖然在山間自己會顯得微不足道,但我在山裡會像小孩一樣玩耍。山裡讓我感到舒適,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史迪克(網上圖片)
史迪克在單人快速無保護攀登和復雜混合線路攀登領域,一次次創造新的紀錄,一次次刷新世人對這些領域的認知。縱然大師的離去令人遺憾,但他所傳遞的攀登精神,和對探索未知的追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攀登者。
RIP,Ueli Steck!

史迪克(網上圖片)